跳至內容

藝評


新聞鏡頭下的混亂世道
梁詠珊
at 9:35pm on 21st April 2021


圖片說明

1. Yasuyoshi Chiba的年度世界新聞圖片,記載了黑暗中的小光芒。
2. 展覽移師至金鐘The Desk,比九龍塘更方便。

3. 全靠Nicolas Asfouri,彷如隔世的每個瞬間,已永久保存下來。

4. 未有振翅高飛的鳥,與背景的荒涼異常匹配。



(This article, titled ‘The messy world through the lens of journalists’,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在如今的政治形勢下,辦展覽像走鋼線,主辦單位要考慮展品是否政治正確、會否隨時觸怒政權。這次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便因一組得獎照片,惹得某大學「臨門脫腳」拒絕借出場地;幸好因禍得福,以往坊間迴響不大的世界新聞攝影展一夕爆紅。

 


作品震懾人心 呈現全球人禍

 

展覽作品按新聞類別分成長期項目、當代議題、焦點新聞、綜合新聞、人物肖像、環境、自然和體育共八類 [1] ;但從作品的畫面看來,分類卻帶有些發人深省的「貨不對辦」。例如自然組中Alejandro Prieto拍攝的圍牆照,孤零零的大鳥站在連綿的鐵絲網前,圍牆由美國在接壤墨西哥的邊界設下,割斷動物的來往通道與棲息地,勢將破壞生態。一幀出色照片勝過千言萬語,鳥兒明明能飛越牆壁,但在人跡罕至之處的鏡頭下,竟帶有面對高牆而不知所措的意味。新聞攝影的獨特在於當下當刻的真實,那些瞬間不可複製和營造,能見微知著的更為佳作,唯有對社會議題有深刻體會和敏銳觸角的攝影師,才能為一框視覺作品賦予報導威力。

2020年度世界新聞圖片中,由Yasuyoshi Chiba操刀的可說是代表作,一名年輕男子張嘴大聲高喊,左手按在胸口,展示一往無前的堅決,周圍的人以手機電筒照向他,用光線默默表達支持。拍攝於蘇丹的照片訴說了示威者對獨裁政權的反抗,耗盡汗水和淚水來維護民權。照片無聲,卻厲害得演繹出動態,凝神一看,彷如置身現場,被男人的聲音、群眾的氣息所包圍,唯有黑暗中的點點燈光帶出希望。當參觀者慢慢遊走在不同作品之中,會發現還有智利、伊拉克、阿爾及利亞、香港等各地的示威照片,民眾站到街頭的原因各異,但不同攝影師卻呈現了類近的情感——悲憤而團結。

 

有別於一般攝影藝術,部分新聞攝影的作品構圖未必精緻,角度也非完美,但照片蘊含的內容勝於一切。展覽入口的Nikita Teryoshin作品,照片中僅見毫不起眼的白牆、藍門和地板,一男子狀似要收起兩件長條狀金屬。初看平平無奇的照片竟是當代議題組的一等獎,原來兩件金屬是戰爭武器,拍攝現場則為世界最大的武器貿易展覽之一。各國國防專家和武器製造商均有出席,所謂全球和平是建基在國防之上嗎?買更多更強的武器便更和平嗎?大家無從得知武器最後落於何方手上、用在何途,只覺相中男子神情平常,猶如拿著兩條蘿蔔,世事荒謬在於此。無論哪個新聞類別,說到底都是人禍。

 

 

90%10%甜的一絲曙光

 

看過一張又一張充斥絕望、沮喪和痛心的照片,也需要一些鼓舞來中和。體育類別可說是積極能量的來源,在傳統的奪冠慶祝、球場建功照片以外,更可愛的是兩組取材別出心裁的作品:日本長者欖球隊和西非貝寧女子足球隊。前者向全球示範如何面對高齡化社會,Kim Kyung-Hoon拍下86歲球員在家做伸展運動,那股年邁卻保持活力的韌勁叫人佩服;後者講述運動如何為女性爭取權益,Olivier Papegnies精準捕捉了女球員一躍而起的英雌帥氣。

 

人物肖像中也不乏勵志主人翁,Alon Skuy鏡頭下的單腳舞蹈家穆薩,便呈現了充滿力量的美態。他因癌症截肢而無法再次踢球,年紀輕輕遭此挫折,卻可成功轉戰跳舞舞台。照片恰恰拍到穆薩面向陽光,腳指尖運勁向上蹬起的一刻,滿臉堅毅實在讓觀者動容。這些感動而溫暖的照片,證明了新聞攝影並非只關天災人禍,傑出攝影師只要相機在手,就能用鏡頭說故事,無礙於語言限制,傳播力比文字報導更無遠弗屆。大眾可深層思考每張作品背後論述的議題,藉此展覽亦感謝緊守第四權崗位的每一位,見證並記錄人類的進步與倒退。

 

:

[1] 2020年度世界新聞攝影展的所有得獎作品可見於https://www.worldpressphoto.org/collection/photocontest/2020



作者搜尋:

TOP